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改改/金微微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期,浙江省台州临海市12345中心(以下简称中心)收到一通电话求助。“我孩子在刺青店做了腿部文身,结果隔天出现溃疡,医院确诊是由文身导致的感染,他们本来就不该给未成年做,现在出了事还不肯承担医疗费用,寻求帮助。”
收到电话求助件后,中心立即开展紧急联动,组织临海市市监局、卫健局等相关工作人员,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核实调查。同步联系专业调解员,邀请商家、家长双方会面,展开多次调解协商,历时半个月,当事人成功拿到了3000元的医疗补偿。
同时,为从源头破解未成年人安全上的监管盲区,中心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由检察院牵头处置的案例,联动临海市检察院商讨监管处置的源头保障,形成提案,推动在更高的法律层面寻求保护。
作为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,12345热线在“了解民情、维护民利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特别是在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和维权上,中心始终将12345热线作为未成年维权工作的重要渠道,切实解决未成年人的合理诉求。
吹响未成年维权“集结号”筑牢守护屏障
上述事件的有效解决是中心践行“一呼即应、接诉即办”工作原则的缩影。近年来,中心始终坚持发挥好12345热线集中受理、快速介入、限时办理、回复反馈的服务功能,并以热线为纽带,加强与公安、检察、市监、卫健、妇联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互动,寻求协作治理、联动守护的“最大公约数”,牢牢筑起未成年人维权的防护墙。
同时,建立起12345热线服务辅助体系,吸纳包括医疗咨询、社会组织、法律服务、心理服务等多个专业机构的党代表和政协委员,根据事件涉及的要素,有针对性地调动资源力量,“自由组合”成各类评议团,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有力的维权支持。
“会商+评议”模式难点堵点逐一攻破
不久前,12345热线曾接到市民匿名来电,反映临海市某酒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。根据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,文体、市监等部门均可监管,但在实际中,多个部门管理不易形成监管合力。对此,中心主动牵头,组织相关单位和“两代表一委员”评议团,从合理合法合规的角度出发,通过评议、警示,规劝商家规范经营行为,加强员工的管理和教育,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。
部门会商+公开评议相结合的工作模式,让中心得以在推动事件处理上,高效、精准。成立的评议观察团,围绕热线反映事件,举办公开评议会,由部门陈述依据,评议员质询、发表观点,协商事件的处理方向及手段,进一步把准信访化解的“脉搏”,以提升热线办理的质量和效能。
全链条服务护航延续关爱守护温度
中心秉承“听民声、察民意、纾民困、暖民心”理念,积极探索“事后举报联通事前、事中监管”模式,强化事件的全方位处置解决。还特别延伸至“事了”阶段的跟踪关心,不定期电话“回访”了解最新状况、询问困难需求、深度普法宣传,切实打通维护未成年人利益的最后一公里。
并以当好群众的线上公共服务平台为出发点,实行全天候工作制,深入剖析来电群众的各项诉求,健全线下现场办、联合督办等机制,构建“监测处置、干预守护、跟踪帮扶”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联动服务体系。
标签: 未成年人